两年多来,我们坚持以“三疑三探”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重点,以督导评价为导向,以改革评价方式为手段,多管齐下,狠抓落实,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面,就长白山区县域整体推进课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做一介绍。
回首篇
——课改,是改变我县教学现状的正确选择
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中国大地轰轰烈烈、扑面而来,然而,经过10多年的课程改革,我们发现并没有真正改变我们的教育生态,教育职业倦怠,教学方法落后,学校办学缺乏活力,提高教学成绩依然靠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办学效益极其低下,加之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致使大量的优质生源外流……年我县实验中学高一新生前10名到外地就读的有6名,年前10名转出的有8名,前名走了27人。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越是优质生源外流,高考就越难取得好成绩;高考越不能取得好成绩,社会、家长对我们就越不信任,从而引发新一轮的转学热潮。如何改变这一面貌,我们长白教育人在积极的探索,我们也试图像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农村改革名校学习,寻找一条彻底解决困境的办法,期间虽然各校也曾积极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县实验中学的“六步教学法”、县第一实验小学的“自学指导法”、县朝鲜族实验小学和龙岗学校的“小班化教学”等等,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这些教学方式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教学质量没有太大变化,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目标也还有很大差距,课堂上教与学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如何改变我县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初中、高中两极分化严重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现状;如何扭转优质生源外流和随着学生年级增长厌学情绪越来越浓,而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也越来越弱的局面;如何满足家长对孩子上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越来越高的期望,一直是我们苦苦思索的课题。我们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寻找一条既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法。这个有效方法我们在年末终于找到了。
那是年11月30日,在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上聘请的河南西峡第一高级中学校长杨文普做的一场题为《为我们自己的“诺奖”得主筑基》的教学改革报告。杨文普校长的报告使我们眼前为之一亮:我们觉得这是一条好经验。在返程的车上,大家意犹未尽,热烈地讨论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当即决定,学习和推广这个好经验。
我们一致认为,西峡课改经验最可贵之处在于:一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多年来没能解决的课改效率低下、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二是这一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又陪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这一模式既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四是这一模式既培养了尖子生,又照顾了大多数。我们认为只有这种教育,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既是考场上的英雄,又是事业上的先锋,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为此,我们教育局班子果断决策,于一周之后就派出24人考察团到河南西峡学习取经。考察团深入西峡一高、五里桥初中、城区一小等5所中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听课学习。直面他们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灵动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这正是我们理想中的课堂教学。而当时我县中小学课堂普遍是“守规矩,不听话,发言要举手,回答不正确多数受批评”;普遍是“讲授、记忆、做题、考试、排名、补课”;普遍是“教师长时间讲,讲得神采奕奕,学生被动听,听得昏昏欲睡。”何谈高效课堂,何谈创新型人才?要改变这种课堂现状,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我们的明智之举,是改变我县教育现状的突破口。
年1月,县教育局大刀阔斧,多次召开研讨会,经过反复论证,确立了“总体布局、以校为本、全员参与、强势推进”的课改框架,在全县所有中小学全面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经过两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在分析自身办学优势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创建教学特色和德育特色,打造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亮点,带动了整个区域教学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开创了长白教育的新局面。
行动篇
——行动,是推进我县课改进程的前提
两年多的课改实践,我们经历了考察、学习、模仿、培训、升华、蜕变的过程。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年1月,县教育局成立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了《长白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决定自年至年,利用3年时间引进并熟练掌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年开始,逐步探索符合长白实际,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24人考察团从西峡回来后,教育局就利用寒假召开了全县中小学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革动员大会。会后分期分批对中小学领导和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到西峡考察的部分校长、教研员、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做了示范课。寒假期间全体教师观看了从西峡带回的录像课,备出了一学期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
自年3月开学起,全县中小学全力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县教育局的中心工作也转移到为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服务上,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三疑三探”教学改革倾斜,改革了学校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强化了课改的检查评比,让督导检查直接为“三疑三探”教学改革服务,以确保在落实和推进“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过程中,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然而,我们的课改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年一年的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一些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持观望态度,教育局和进修学校来检查和听课时就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上课,离开后就回到原来的教学方式;二是一些教师没有真正弄懂“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真谛,简单模仿、生搬硬套、流于形式,完不成教学任务,课堂效率极其低下。课堂教学还是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仅靠一次简单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彻底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他们从被动课改走向主动课改。我们认为改变学校必须从改变教师入手,改变教师必须从改变校长入手,因此,我们决定调整方案,从转变校长和教师观念入手,加大校长和教师培训力度。
从年开始,我们采取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力度。在随后1年多的时间里,教育局先后由主管局长带队,教育局业务科室干部、进修学校教研员、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余人次参加了8期由北京师范大学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心在河南西峡举办的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论坛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实操培训班;参加了在石家庄召开的全国“三疑三探”、“科学建模”有效教学研讨会;吉林省东辽县的“疑、探、展、评、用”五元教学模式研讨会;吉林省长春市的“理想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研讨会”;北京中滩中学的“寻找心目中的理想教育沙龙”和内蒙集宁一中的第11期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论坛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实操培训班。期间还5次派出教研员、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到北京中滩中学培训和课堂实地学习,得到了中滩中学马飞校长和李建磊主任高端教育理念的引领和该校教学改革优秀教师的面授。
大规模高强度的培训,不仅坚定了各级领导、教研员和广大教师课改的信心,而且架起了与课改先进学校之间的桥梁,使我们的课改工作少走了许多弯路,站在苦人的肩膀上我们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为更进一步开阔广大一线教师的视野,解决课改中的疑惑,年8月,我们聘请;湖北省武汉市“全国模范教师”桂贤娣、北京市西城区教师研修院研究员朱洪秋博士、北京中滩中学马飞校长和李建磊主任来长白,对全县中小学领导、班主任及骨干教师进行区域教育改革整体培训,面对面地解答课改中遇到的困惑,提出解决的办法。与会的全县中小学领导、教师余人聆听了“全国模范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领略了区域理想德育模型和北京中滩中学高效推进实施“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管理推动模式和全员培训模式。年10月,我们派出12名领导干部、骨干校长和教研员参加了北师大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的首期“本土教育家培训工程”高级研修班一阶段的培训学习,年4月又派出27人参加了在北京中滩中学举办的二阶段培训学习。通过两次研修班的培训学习,我们进一步理清了高效课堂、管理推进、德育支撑和成绩保障在课改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增添了我们赢在课改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学习培训,校长的眼界开阔了,教师的教学灵动了,他们不再拘泥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他们真正懂得了好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好的课堂是自学、、对学、群学的课堂,好的课堂是展示与评价相结合的课堂,好的课堂是生疑、质疑、解疑的课堂;好的课堂是出思想、出智慧的课堂;好的课堂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的课堂。
一些校长更是跳出课改看课改,他们的眼界更宽广了,视野更开阔了,他们的理念已经上升到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丹芪偏瘫胶囊 零售 价格 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dl/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