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立秋静享秋爽感受丰收


知了还在蝉鸣,秋天已在眼前。漫日荷花谢六月,一支枯茎迎秋凉。夏日的狂欢结束了,留在记忆中,照片中,旅途的票据中。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秋日。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倶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满目青绿即将逝去。我们会迎来收获的季节。金色会是主旋律,书房清供将要摆上佛手、石榴。琳琅满目的晒秋会成为江南的一场大戏。山高水长阻挡不了我们拥抱山林秋色的迫切心情。

从节气上的“立秋”,到体感上“秋天”的到来,还有漫长的一段时间要走。所以我们在观念上不得不转变起来。我们要进入秋季饮食起居啦。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节点;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收获果实。

立秋之后,温度渐降,古往今来为大家所欢喜称赞,我们在古诗中发现诗人对于气温降后的愉悦心情:

诗人谈秋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濯肺肝。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一股神清气爽跃然纸上。身心俱安,不参杂念,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运六气角度,立秋前后处于四之气。我们要注意今年在泉寒水,及四之气主气湿土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客气为相火,如果气温骤升,就要注意湿热或者湿温的病变。

脾土位居中宫,无论哪个时节都要注意养护脾胃,脾胃一坏百病生。寒凉的冷饮、水果不宜食用,空调冷风不可常吹。在公共场合冷气十足,要备好围巾等,以免被突如其来的冷气伤到。

节气备受古人重视,不同的节气意味着天地之气变了,阴阳转化,生活作息都要做调整。宋代养生家陈抟曾传二十四节气坐功却病法,其行功图出现于明代。明代罗洪先编《万寿仙书》三卷,其中卷二载有“四时坐功却病图”,每图附有文字说明。

立秋之日,古人推荐的节气坐功图如下:

功法动作要领:每天一~五时之间,盘坐,上体前俯,两臂伸直以撑地,两臂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含胸缩体,闭住呼吸,耸身向上,重心前移,稍停,还原。如此反复做五十六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功法效用:补虚益损,祛腰积气,可改善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面色无华,足外热,头痛,颔痛,眼眶痛,腋下肿,缺盆肿痛等病症。

让我们静享秋日到来的舒爽,感受丰收季节的喜悦。

阅读推荐

二十四节气的道理

大暑:轻罗小扇扑流萤

小暑

温温而暑,足调阴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dl/82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