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www.csjkc.com/yydt/m/515.html今天在小区偶遇“粘知了”的一位老哥,随即凑上前去跟他攀谈了一会,老哥五十岁年龄左右的样子,穿着条纹大裤衩上身一件白色的背心,脚踩一双拖鞋,黑黑瘦瘦得很健谈,他手里拿着一根伸缩杆,杆头缠绕着一小坨绿色的黏胶,还握着一个盛放着知了的塑料袋,里面放着有五六只粘来的知了,我问;用的是什么胶呀?老哥回答;网上买的工业胶,我说;小时候我们都是用面筋来粘,老哥说;就是图一乐趣。
粘知了
想起小时候,每逢到了这个季节都会去粘知了,也是儿时一大乐趣,“知了是节流鬼脱变而成”,节流鬼一般会在地下度过三年的成长期,然后会选择在某一个夜晚钻出泥土,爬上树枝,脱变成知了。经过这么漫长的孕育及等待,蜕变之后却只有两个星期左右的生命,所以在短暂的生命里它们尽情地歌唱,“知了~知了”得叫个不停!
蜕变
知了一般都是在阳光充足、并且比较炎热的天气才会叫得比较欢快,所以粘知了都会选择在阳光明媚的上午,因为听着叫声更容易找寻目标,说起粘知了,我可是村里的小能手,当然也有自己的诀窍,首先来说粘知了用的工具,最好选用带点绿色的那种新竹竿(如果长度不够可以两根接在一起),竹竿上头绑一节家里扫把上抽下来比较纤细的竹条做头稍,这样更容易隐蔽不被知了发现,再就是面筋的制作,最好选用当年新收割小麦磨成的面粉进行制作,因为这样制作出来的面筋;粘性更大一些,再就是制作面筋的过程,先用水把面粉和成面团,然后把面团放在水里一直揉搓清洗,必须把里面所有的淀粉冲洗干净,一直到把水洗的清澈为止,制作完成用浸湿的树叶跟塑料纸包裹起来,保持湿润,要不然很容易脱水变干失去粘性。用的时候取出一点缠绕在竹竿梢头,等表面水分一挥发就会变得特别黏,这都是身经百战总结出来的小窍门。
晴朗微风的上午,便会相约小伙伴去粘知了,带上我们自己制作好的装备,然后来到村外河边的树林,就开始各自为战,沿河两侧的树上一般都会有知了,我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领地,就是村头的那几棵老柳树,每次都会在那几棵树上斩获颇丰,知了一般喜欢在柳树、榆树还有杨树上比较多。
粘知了也有窍门;讲究稳、准、快,就是竿要稳,眼要准,手要快。发现目标后竹竿梢头缠绕上面筋,试试粘度,然后屏住呼吸,两只手小心翼翼的把竹竿举起,从下方树枝的缝隙慢慢的靠近知了,一定要稳,不能晃动,等竹竿伸到知了下方翅膀的位置,迅速黏上去,这时候你就会听见“知了知了”的叫声~跟着还有挣扎翅膀拍打的扑腾声,如果树上还有其它知了,闻声也都各自飞去另一颗大树上躲藏起来,大功告成,成功捕获,然后摘掉翅膀放在随身携带的塑料袋当中,有时也会把梢头上的面筋取下来含在嘴里保湿,当然也不是每次都能沾到,有些警惕性高的还没等你靠近就扑棱一声飞走了,一上午的时间就能沾到不少,那时候最好的战绩能沾到七十多个。小伙伴聚在一起查看战绩的时候,谁粘得多都会惹来其他小伙伴的羡慕跟嫉妒!
粘回家的知了,母亲会用水洗净,然后剁成馅里面放辣椒还有葱,放在锅里用油烹,出锅后满屋香气,卷上煎饼别提有多美味了。现在想来还有些念念不忘,回不去的童年,一去不复返的青春,留下的是满满的回忆。你有过这样的童年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gs/1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