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地下5年地上30天,往年60元一斤,今


青少年祛白公益活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122918.html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一首《童年》又把我带回美好的童年,炎热的夏天,蝉声蛙声此起彼伏,你唱我和,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一丝快意,使得烦躁的夏天多了此许的热闹。记得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雨后的夜晚,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带着手电筒去树林里照知了,幸运的话,一晚上能捉几百甚至上千只,第二天就可以美美地吃一顿,多余的还可以去卖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夏天已然来到,却不能像从前那样到处都能听到知了的叫声,炎热的夏天少了少许的乐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环境的破坏和人为过度的捕捉造成的,使得知了是越来越少了。

知了又称金蝉,知了猴又称蝉猴,也有的地方叫知了狗,是知了的幼虫,知了猴的生活期特别长,一般为4~5年,最长的为17年,知了猴主要是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然后某一天破土而出,金蝉脱壳,蜕变成蝉,所以它的攀援、打洞的本领非常的强悍。其实知了猴蜕变成金蝉,是一个极其痛苦和漫长的过程,大约需要1个小时的蜕变,许多知了猴因为破土而浪费了大量的体力,最后体力衰减,导致蜕变失败胎死腹中,成功蜕变的知了猴,在地上也就能活7-30天,所以为了昭告它来过这个世界,就会一直知了知了的叫着。

知道了知了的生长过程,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捕捉它,主要是它营养美味,知了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食品中“蛋白王”之称。我国食知了可谓历史悠久,《诗经·大雅·荡》中有“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记载;《齐民要术》记载:“捶之,火炙令熟。细擘,下酢;又云:蒸之。”古人尚且如此,现代的我们就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知了的吃法有很多,其中以油炸金蝉而最为著名,每年的7-8月份,知了刚上市的时候,最高能卖到元一斤,最低也能卖到60元一斤,有的地方还论个卖,1元一个,一晚上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这个效益很可观啊,所以利益驱使下,最近几年很是捕捉过度!

虽然知了在逐年的减少,但是热度却不减,然而奇怪的是,今年季节已经到了,却没有人去捉,也没有人来收,这是咋的啦,难道是没人吃了?难道是不值钱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今年没人来收金蝉,也没有人去捕捉金蝉了呢?主要是今年疫情闹的,国家颁布了“禁野令”。其实,大家都知道金蝉的生活环境是地底下,知了属于野生昆虫,其翅膀上、脚上,可能会携带一些寄生虫或者细菌之类的病原物质,本来吃它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再加上国家的“禁野令”,这使得人们根本不敢吃野生的金蝉了,自然而然也没有商贩来收金蝉了,没有商贩来收,也就没有人去捉了。

说句实在话,油炸金蝉的味道确实不错,而且也很营养,但是毕竟是野味,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且近几年的过度捕捉,使得金蝉的数量急剧下降,造成了生态的不平衡,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说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不要贪图一时的口舌之快,时刻记得“病从口入”的道理。

有些人说了,我就喜欢金蝉的味道怎么办?没关系,现在已经有人工养殖的金蝉,不过不是不值钱,而是更值钱,而且严格经过检验检疫,可以放心食用,就是价格小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gs/76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