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陈桐编辑丨奈奈文娱价值官解读:ID:wenyujiazhiguan一场疫情,将文娱行业未来5-10年的演变一下子提前到了当下!那些原本有待突破传统的垂直领域,必须在几个月内完成升级,即使处于舒适圈的从业者们,也正在遭受生存考验,转型,无论是对人还是各个细分领域,都势在必行。院线夜市摆地摊“地摊经济”这个话题在两会结束后,一下子就火遍了大江南北,上到官员、下到牙牙学语的孩子,只几天时间,好像所有人都能对“摆地摊”说上几句。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我们都看到关于摆地摊的行动派,而其中让价值官记者眼前一亮的,是与院线有关的“地摊儿”。其中一张来自微博,图片里的地摊上一个横幅上写道:影院老板被迫转行卖鱿鱼,而这位鱿鱼摊经营者,是江西某影院的影院经理。另一张图片来自朋友圈,图片中的地摊上显示,这是华谊兄弟电影院的“自救”地摊,摊子上售卖各种电影周边商品、爆米花、饮料等。说实话,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文娱价值官记者一点都不意外。就在几天前,一张内容为“全国影院休业第天,拯救数百万影业从业者,要生存、要吃饭、要还贷,中国电影院需要紧急救援!”的图片在朋友圈刷屏,非常直白地表达出院线命悬一线的现状。毕竟,影院停摆现已进入到第余天,数百万只领取出头底薪的院线从业者,每个人都在为生存不安。即使以往有些话语权的院线经理们,凡是没有辞职的,也都拿着少得可怜的月薪期盼院线复工的来临。而一位和文娱价值官相熟的北京某院线经理告诉记者:“即使复工我也没什么信心,疫苗出来之前大家都会谨慎行事的,敢进电影院的观众肯定是少数,而且我相信复工会伴随限流管制,复工后的收入无法挽回之前的损失。”老百姓和不少行业里的人,都觉得疫情该背这个锅,但是,细想想,疫情是不是也在倒逼行业的裂变和升级呢?还是上面提到的那位院线经理,他对价值官坦言:即使复工也没什么好片子可放,因为好片子的片方又不傻,他们想等的是大档期,比如元旦档、春节档,复工之后能有几部像样的新片上线?话又说回来,谁又愿意把自己辛苦拍的片子用来试水?探测复工后的市场呢?然而,片方不愿意定档的最大因素只有一个,就是定档后没有准确的利益保障,而无法获得收益的确定性的根本原因,是分账制。突破原有的传统的院线分账制,已经迫在眉睫,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或许行业还无法承认这个模式的缺陷和它的风险性,的确是疫情将行业存在的短板暴露在外,促使更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gs/7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