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s://m.sohu.com/a/110057289_119104/?pvid=000115_3w_a儿时,快乐真的很简单,一场游戏,一道美食,就能够让自己高兴一整天。今天要说的,是儿时的一道美食,现在价格高达一斤上百元,很多人纷纷大呼:吃不起!这道美食就叫蝉,在长垣也叫知了猴,爬叉。在儿时物质缺乏的年代,每到夏天,吃过晚饭,村里面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纷纷拿着手电筒出来寻找这天然的美味。那时候的知了猴,还不是如今的稀罕物,一晚上下来,往往都能收获颇丰。捉到的知了猴,拿盐腌上一晚。第二天锅留底油,将腌好的知了猴倒入锅中,开小火不停地用锅铲按压煸熟,直到两面金黄出锅,喜欢吃辣的可以放一点辣椒面。炸好的知了猴酥脆焦香,肉质饱满有嚼劲,回味无穷。除了这种做法,还可以将知了猴外表裹上面糊,面糊中放入少许十三香和盐,放入油锅,炸至两面金黄出锅。外面的面糊焦香,里面知了猴的肉质鲜嫩。更绝的是,面糊中也有知了猴的香味,既抗饿又好吃,稍微撒点孜然粉,辣椒面,那是相当满足。感觉那时候知了猴的美味程度,完胜如今的小龙虾。儿时追求的不仅仅是知了猴肉质的美味,还有捉知了猴的乐趣,儿时的我们,没有空调,也没有多余的娱乐项目,晚餐过后,约上几个小伙伴,拿着一个手电筒,提着一个塑料小桶,扛着一根小棍,去树林深处去捉知了猴。一般七点钟到八点钟之间,是第一波知了猴出洞的高峰,这时候的知了猴,正好爬到树干上人所能捉到的高度,运气好的话,一棵树上能捉五六只。这个时间段一过,大家该回家回家,正好新闻联播结束,看一集电视剧,等待着第二波高峰的到来。第二波高峰,是在九点多钟以后,这时候提着家伙事出门,往往能有不少的收获。这段时间的知了猴,大多在树枝上脱了壳,手电筒此刻就不要往树干上照了,往树枝上扫准没错。脱了壳的知了猴,白花花的挂在枝头,用小棍一捅,知了猴就从树上掉了下来。知了猴味美多汁,肉与壳有不少的药用价值,在老家农村,至今还有每年夏天去收知了猴壳的制药人。小时候,一个暑假下来,单单靠收集知了猴的外壳,就能够挣到几十元钱。如今,野生知了猴的数量少之又少,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儿时的这些回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dl/1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