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最近很多人找没蜕壳的知了抓来吃真的能吃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薛女士来电:我住在仓基新村,最近一个月,很多人在运河边抓知了,今天晚上我看到了一群人,有学生,有老人,有小孩子,都在那边抓。抓来干什么呢?抓来油炸。虽然知了不是什么益虫,但是这样抓下去会不会灭绝啊,生态平衡还是要维护的。

记者董吕平核实报道:昨晚7点多,我沿着叶青兜路往运河边走,天有些闷热,边走边出汗。走了十来分钟,河对面出现一道亮光,有人拿手电筒在树上照来照去,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拿手电筒的是位大姐,50多岁,河南人。她一手拿布袋,一手拿手电筒,沿运河往西湖文化广场方向走,3岁的外孙女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说:抓“马机”咯。大姐看着孙女笑笑说,知了叫法都不一样,“马机”是老家当地的叫法,还有人叫它“地里猴”,意思是说,这东西是从地上爬出来的,像猴子一样往树上爬。

大姐说,抓知了要趁它还没蜕壳,爬在树上不会动,不会飞,抓起来容易些。

手电筒照在树上,灯光把树打得通亮,大姐时而仰起脖子,时而蹲在树下,盯着树上看很久,有时她随手找一根木棍,在树上敲敲打打。“有些知了爬得比较高,用木棍打下来,掉在地上,这些东西爬不快,弯腰捡捡就好了。”

大姐在运河边走了半个小时,已经抓到5只知了,布袋里的塑料瓶中装了盐水,知了困在盐水瓶里,有些还在拼命挣扎,有些浮在上面一动不动。大姐说,知了泡在盐水里淹死,拿回家晾干,然后放进油锅,炸一段时间,捞上来,不用放什么佐料,直接就可以吃了,味道很鲜。

刚说着,手电筒灯光锁定一棵柳树上,离地面大概3米高,有个东西趴在树上一动不动。

“看,那就是知了。”大姐指着知了对小孙女说,小孙女欢快地双手鼓掌。大姐附身斜着趴在树上,踮起脚伸出手,使劲用中指勾树上的知了,但身子不够长,她又找了个一米多长的树杈,对准知了,使劲往树上一甩,知了一下被甩到地上,小孙女赶紧跑过去,捡起来,大姐朝小孙女大叫:“小心它的脚,脚锋利着呢,划到你就不好了。”

大姐把知了给我看,知了在我手掌上爬来爬去,它爬得很慢,身子很软。

昨晚8点多,从潮王桥到江涨桥沿运河一段,抓知了的还真不少。我数了数,至少十几拨人,工具都是手电筒和矿泉水瓶,还有的拿着叉子或者木棍。

一个8岁小朋友,妈妈带他在运河边散步,看到有人抓知了,他也随手抓了6只。小朋友告诉我,他抓来不是吃的,吃知了太残忍了,他抓知了是为了观察它怎么羽化成虫。

“我家里养了只蝈蝈,以前也养过知了,抓回家养一个晚上,看它怎么慢慢从壳里爬出来,翅膀慢慢出来了,翅膀是绿色的,然后翅膀就慢慢张开了,等它们翅膀完全张开,我就会放了他们。”小朋友说。

知了是不是害虫?会不会抓完?

来电的薛女士很担心,听见知了叫才会感觉夏天来了,要是知了都被抓光,会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昆虫类专家刘立伟说,知了肯定是抓不完的,不至于影响生态平衡。要是全都抓光了,肯定会影响到食物链。

知了是益虫吗?

刘立伟说,从影响经济作物上来说,我们传统观念里把昆虫分为益虫或者害虫,但从自然界角度来说,昆虫从来没有益虫或者害虫之分。

为什么有人喜欢吃知了,能吃吗?

刘立伟说,他自己就很喜欢吃油炸知了,味道非常好,胸肌厚实,富有高蛋白。

“一般我都放在盐水里泡一下,因为若虫破土时,身上带着一些泥土,泡过之后就干净了,另外它身体里面不脏的,因为昆虫羽化之前,都会把身体里的残渣排泄干净,这样它本身才能正常羽化。”

上淘宝查了下,卖油炸知了的真不少,大部分叫“油炸知了猴”,半斤从三十多元到上百元,和小龙虾的价格差不多。除了油炸还有煮的,还有道名菜叫“知了丸子”。

每年这时候,是知了上市高峰,据报道,年,永康市一天吃掉5吨知了。

吃知了也要小心

今年3月,烟台一男子吃了油炸知了,出现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四肢冰凉。幸好送医抢救及时,命保住了。

医生说知了若虫蛋白质含量很高,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物。知了外壳可入药,能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小儿夜哭不止等。知了还有益精壮阳、生津止渴、保肺益肾、抗菌降压等作用。

不过,过敏体质的人应该慎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gs/75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