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神秘失踪的人第一位就是老子,都说老子骑着青牛西去不知了去向,到底去了哪里一直就是众说不一。老子李耳(约前年—前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一生著有《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左右。神话传说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老子的母亲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就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洗衣到了中午又热又渴,他母亲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李氏怀了身孕。据传老子的母亲怀孕八十年,方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会走路,他来到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下说:“李就是我的姓”。老子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后来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公元前5l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老子受牵连而辞旧职骑着一头青牛往西走,他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当老子走到函谷关时总兵尹喜有一天早上“望云气”,看见“日出东方,紫气东来”,有一团浩荡八千里的紫气正从东方飘来。他知道有得道的高人将至,于是赶紧做好准备迎接。不多时老子骑青牛来到函谷关,尹喜很高兴,立即拜老子为师,虚心向他学道。老子临行前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这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老子出了函谷关从此就不知了去向,有人说老子骑青牛去了印度。我在想倒骑在青牛背上的老子不会走出去多远,一头老牛走得比人还慢,再说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如果骑着它去周游列国还是去了印度,那要走上多少年?这样走上十年也走不出多远。如果说他升仙了这还有点说服力,但是这种说法就是个传说。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位老先生实在是走不动了,于是找了一个山清水秀而且没有人烟的地方隐居起来了,然后在那个地方孤老病死,有人说老子隐居在山西老君洞,这个说法靠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jt/1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