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不知春去,再晴夏已深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欧阳倩挟着风、带着雨,夏至风风火火地来了。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这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夏至意味着夏天的到来,虽不是最热,但有着最热的“强势”姿态。没完没了的雨,就从夏至开始。如果说春雨因播种的需要、因少而贵,那么到了夏至,雨走的就是“平民路线”。前者是高端“私家菜坊”,后者是满大街的大众餐饮。夏至时节,雨的声音大过河水声、庄稼拔节声、蛙声。土地说给天空的情话,禾苗递给农夫的情书,通通被雨“劈头盖脸”地压下,让人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这些雨还很“蛮横”,雨的手滑过玉米的秸秆和宽大的叶子,降落到沉默的牛的脊背上。从树干溜下,又钻进烟囱,总之,夏至的雨,能用手摸到它们想摸的大多数东西。夏至时节大雨还经常与惊雷为伴,天空被飘电撕裂,骤雨疾驰而过。这样的夏,好比一脾气火爆、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你不由自主地想“躲避”她的泼辣和利索,却未尝想,这样的疏远会忽视她柔情与妩媚的一面。夏至的美,在于净。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晚霞迷人。只有到夏至,这样的黄昏,这样的夜空才会纯阳饱满、明净无比。深蓝的天,迷离的晚霞,一弯娥眉月伴随蝉鸣先灯而至,等它移向中空,净空无云风不起,漫天星象璀璨。夏至的香味并不浓郁,甚至有些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充盈在空气中的,先是“槐花满院气”,后是“虚阁芰荷香”。既没有春天的甜腻,也没有秋天的浓郁。风吹来,淡淡的香气隐隐飘逸而来。夏至也是个“转折点”。阳气在夏至日这一天强盛到极点,盛极必衰,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滋长。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喜阴的半夏(药草)开始生长。大自然用它的语言来表达的夏至从极阳到阴的转变。“冬至饺子夏至面”,吃面是夏至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夏至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要多吃杂粮,多吃苦味和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红柿、鲫鱼、黄瓜、苦瓜、苦菊等。另外,夏季炎热,容易使人心烦气躁,还要注意调整情绪,保持神清气和、心胸开阔、精神饱满。[责编:唐璐]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zz/1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