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勐满的点知了习俗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傣乡习俗

每年五月份是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镇捉“知了”的季节

勐满点知了习俗很早时候就有,在每年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中下旬期间就开始点知了。每当天黑时,人们要到离镇上大概两公里的热水塘点知了,那段南满河周围都属于地热区,很多温泉泉眼冒于田间各角落。热水塘又分为上塘和下塘。知了从古至今为什么就在这段属于地热的地段在夜里纷纷落下来而形成“蝉雨”百思不得其解,当地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大家都用火把,火把在傣语里叫“枚林”,是用晒干的竹子细劈成细长条,把这些细竹条捆扎起来就成了一个火把。不像现在,大家也在点知了,不过都换成了各式各样的手电筒。

在八十年代初期,傣族无论男女老少出门点知了都要换上自己最美丽的衣裳,背后背着成捆的“枚林”,那是一种展示,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经常在一起点了知了,就在田间燃起火堆,一边吃着烤知了,一边互诉衷肠。当然,那时候大多的人点知了是把知了当作一道菜肴来收集,人们把知了晒干,需要的时候随便过过油锅便是一道香脆的美味,有的是把知了去了翅膀,捣碎,捏成饼状,晒干。食用的时候,将其过热油或者火烤,再用佐料舂细之后下饭,上山下田也可以用芭蕉叶包上带走,饿了就和着香软的糯米吃下。也有人拿着知了细细舂,加上佐料做成鲜美的“知了剁生”。很难说这样一碗“知了剁生”能把几多人搞醉。

勐满镇大曼扁的“知了宴”

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交配后的雌蝉在树的嫩枝上用针状产卵器,刺破树皮,将卵产在嫩树枝内,树枝被刺伤后因水分供应不上而枯萎死亡。死亡后,便借风雨的作用跌落在树下,逐渐被掩埋于土中,卵孵化成若虫后便吸附在树根上吸食树汁为生,经2至3年时间若虫生长发育成熟,在每年的夏至后,如下了雨水,便很快地从土中钻出地面。出土后约经2至4小时,成熟的若虫(蝉猴)便蜕皮变为成虫(蝉)。蝉依靠像针一样中空的嘴里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木汁液为食,在炎热的夏天,它在树上发出很嘈杂的叫声。蝉的若虫期即叫蝉猴,有叫知了猴或蝉龟,营养丰富,不但是传统中药,而且还是很好的小吃。

勐满镇大曼扁的“知了宴”

盛太乐带您走村串寨,观赏傣乡景致,感受傣乡风俗人情!shengtail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zz/83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