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粘杆处一个为雍正捕知了的部门是如何成为清


粘杆处听起来像是个不入流的组织,但是若是知道它的另一个别称“血滴子”,或许便不会如此看清。欲成大事者,必定是蛰伏之人。显然,雍正这头蛰伏而存在的虎狼,是深深明白这么个道理的。雍正还在潜邸之时,粘杆处对外宣称只是一个捕捉知了和虫子的组织。雍正午睡之时,尤其是夏天,树上的蝉鸣无法让人安睡,因此便差使下人捕捉,故此而得来此名。但是这终究是表面上的称呼,真正的含义恐怕是让人闻风丧胆。粘杆处什么时候出现,具体时间倒是不可知。但是从雍正出宫开府,知了估计就没有断过,所以基本上可以判定太子胤礽存在之时,粘杆处恐怕已经出现。确实是细思极恐,雍正前期在外看来是太子忠心的拥护者,一心一意为太子着想,可是从血滴子的发展来看,雍正已经有了野心取而代之。太子两废两立之后,基本上大势已去,八爷党与四爷党才开始活动起来。这个时候的血滴子虽然还处于蛰伏状态,在外看来只是雍正闲暇之时的玩乐之所,但其实血滴子已经具备了前期情报收集的雏形。相比于四爷党的默默无闻,八爷党可是太子炙手可热的太子人选,毕竟以“贤”闻名。但是八爷党内地里真正的阴司,雍正是一清二楚,这得来自于血滴子的情报。雍正不仅仅是蒙骗了八爷党,甚至还蒙骗了康熙。不显山不露水的雍正,暗地里却在利用粘杆处四处收集各类王公大臣的情报,借此来排除异己,或者是为他所用。一旦自己的把柄被人握在手中,尤其是官场之中,这不就相当于性命已经被别人掌握?粘杆处这种特殊的组织,对于人员也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并非是所有人都能担任。粘杆处首领,那得是跟随雍正多年的老人,最迟也应该是在潜邸中便跟随。而其他成员,都是清清白白的包衣子,履历是一清二楚,而且只认雍正一个主人。当然为了收集情报更加灵活,粘杆处的人一般都是手脚灵活,或者是武功高强之人。影视剧中的血滴子,一般都会飞檐走壁,或者是来无影去无踪,几乎很难让人摸到行踪。虽然说有些过于夸大,但是粘杆处的人在武功方面确实是不差。要么雍正怎么可能,从默默无闻之人,逐步变成最后的大boss。虽然粘杆处的人从小跟随雍正,但是雍正之所以能为帝王便是心狠。雍正登基第二天,以往那些为他做事之人便全部大换血,不给任何人留下任何把柄。机构还是那么个机构,但是里面的人已经是真正清清白白得了。血滴子一直延续到嘉靖时期才被废除,因为此时的血滴子已经不再是专门为帝王而服务,而是与和珅有了过多的瓜葛,已经失去了原先的作用。但是在乾隆时期,血滴子仍然发挥着和雍正时一样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sc/116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