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逮鱼故乡的小河四


将将将,天子乐

江山美色一人收

将将将、将相乐

弄权恃势搂钱手

将将将、将将将

怎似农家汉子乐

拉网弄鱼笑声多

乍黄的麦茬间,禾苗初长,一年中最忙的夏收季节,已经告了尾声。而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乡亲们多是趁着早晚凉爽时去地里干些农活,剔剔苗拔拔草;土地干旱,锄地会损墒动根,一般都会等到雨后做。

太阳升在半天时,已是热浪滚滚,雀避鸟藏,唯有知了声声不绝。因农活不是太急,乡亲们多是呆在家中,寻荫找凉,或院前院后,或村东村西,大树下风口处,扯张芦苇编的破席,或躺或坐,或三四个人,打扑克喧作一堆。下河逮鱼的事一经提起,便响者云集,从村里的牛棚里取来二张闲置了快一年的拦河网,几十条汉子,便呼拥着向河堤走去。

有礼的街道,无礼的河道。汉子们在家尚赤肩裸肚,到了河里再也无所避讳,除了个别涵蓄者外,早脱了个赤身精光,妇女们早知趣的走开;黝黑泛赤的皮肤,在没有遮拦的阳光下,油光亮亮,筋爆肌鼓,劲气十足,说鬼侃戏,诨语骚话,弄的大堤内尘飞声沸。毕竟骄阳似火,灼身如烫,汉子便先寻了处水深地,扑扑椤椤跳进去,扎几个猛子,闹腾够了,燥热退去了些,才开始逮鱼。

汉子们分作两组,一组一张拦河网。网高一米许,长近百米,下系着成百上千的铅坠,网孔一二寸见方,专门逮大鱼用的。汉子们把网扯开了,从东到西把河拦断,封的严严实实,隔二三米远立一人提拉鱼网。

两组人马相距百十米远,一组自南向北拽,一组由北向南扯,缓缓向中间靠拢。有人手提长长木条,边走边东击西括击;赤手空拳者,或手泼水,或脚踢行,水花四溅;你吆我喝,岸边的小孩子狂奔呼喊,整个河筒子沸腾了。

鱼那里还潜伏得下,早被惊的跃身腾浪,向中间急速逃窜,正中了汉子们布下的圈阵。当两张拦河大网快合拢时,鱼儿再无处可逃,只作最后的挣扎,上窜下跳,直至筋皮力尽,束手就擒。

一条条鱼被扔上岸来,小的有一二斤,大的三五斤不止,运气好时,偶而捉到一二条十来斤重的大鱼,更是让人欢呼雀跃。

逮的最多的是黑棒子鱼(俗称伙头鱼),外表黑亮,圆滚滚的身躯,倒真有几分像黑不溜溜的木头棒子;这种鱼,刺少、肉肥、味美,大些的,腥线抽出可以作二胡弦线。其次是鲤鱼,草混子。一个时辰工夫,逮个几十上百条鱼并不稀罕。

大伙分完了鱼,汉子们个个一脸灿烂,孩子们掂着鱼更是脸上笑开了花,回家的路上,个个都像凯旋的英雄。当太阳错午,乡村里炊烟升起时,空气中弥漫着鱼味肉香。

一筐一筐又一筐

筐个鱼儿是王侯

筐个鳖儿是将相

王侯将相入了筐

南面老倌羡煞我

喧声笑语踏浪歌

比拦河逮鱼更有趣的是筐鱼,盛夏没来临之前,水还没有涨起,河里的水只有齐膝深,正是筐鱼时节。

家家户户都有那种半人来高、粗细不等、用来盛草料的圆桶形柳条编篓,使用了几年后,底子多腐烂掉,正好作筐鱼的工具。

农闲时日,大人小孩扛着破篓,隔三岔五,便一窝风的聚拢到河里。

筐鱼要寻有水草处,鱼儿易藏身,惊动后也逃不快,容易筐到鱼。筐鱼时要快准稳,双手提篓离水面不要太高,入水时要迅急,一掷到地,特别是察觉鱼花翻动处,更要眼急手快,一旦鱼儿筐入篓内,大些的立即扑椤起来,扑椤的人满心惊喜。

即使筐下去,筐内没有动静,也不要轻易放弃,也许会有小些的草鱼片,不妨伸手探一通,兴许或有收获。

那年代,河里的鱼儿特别多,一个人一只筐,半晌下来总能筐下三五斤鱼,好筐家逮个十八斤也说不定。

东踩踩

西踩踩

脚下硬光光

心里咯噔亮

好大个鳖壳

逮去烹油锅

婆娘笑颜逐

一个鳖儿八样菜

驱儿打酒佐

在乡村里,鳖又被称作老鳖或王八,俗语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是否因其存活时间长,而以“老“”字称谓,不知因何又唤作王八?

老鳖味鲜肉嫩,炖汤最佳,去壳后鲜肉五颜六色,一个老鳖八样菜,不是虚言,这也是人常逮食之故。

捉鳖用网或筐皆不济事,因为老鳖平常很少在水里游动,多数时间藏身在河边浅水处的滋泥里,是网拦不住筐筐不下的。乡下村民的逮鳖之法,便是用脚踩,当然不能盲目的到处乱踩。

俗话说,“鳖出一窝,鱼出一滩”,到了初夏时节,正是老鳖产卵时,晚上多上岸活动,寻找合适的产卵地,爬行过处,难免留下蛛丝马迹,好逮家,便能从中窥出一二,知其活动范围后,下河踩鳖。或横驱,或纵行,两脚踩过不留空地。双脚踩进不深的稀泥中,一旦遇上又硬又光滑的硬物,很可能是鳖壳,这时双脚一定要站定立稳,免得老鳖伺机逃脱。

踩家这时要俯身下去,探臂入水用食指快速的在老鳖壳外缘划上一周,碰上软软的肉边,即可断定是鳖无异,缺口处即头颈缩处,之后要用双手避开鳖头抓扣鳖壳,快速的扔上河岸,由接应人捕逮,入流逮家一人即可。千万要防止老鳖咬伤手指,老鳖一旦咬住了便轻易不丢,咬的人血流如注,且老鳖嘴里有些许毒性,被其咬过的伤口不易长合。难怪乡村有句俗语:“宁愿少食肉半斗,不让老鳖咬一口”。

写与年6月,修改于年8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sc/82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