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 http://m.39.net/pf/a_4781509.html梅雨季刚过,合肥终于迎来了暑伏天。公婆说了:头伏的饺子二伏的面。入伏那天,老俩口仔仔细细剁肉、拌馅、和面、擀皮,颇有仪式感地包了顿羊肉胡萝卜馅饺子。吃是头等事。饮食顺应时令,既是古人的智慧和养生之道,也是老辈人执着遵循的传统。羊肉饺子,以一种热气腾腾的方式隆重宣告:热气腾腾的南方盛夏来临。说南方“热气腾腾”,是我由衷的体会。掐指算算,我不长不短的年岁,莫约一半在内蒙度过,一半在安徽度过。既然是亲身经历过两端的夏天,自认颇有发言权。我的家乡地处内蒙西南,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虽然是依黄河建市,却紧挨着乌兰布和沙漠,平素就干燥少雨。盛夏时节高温炙烤、烈日灼目。不过热虽热,人躲在树荫下、藏在背阴地,只要有风吹来,仍能感到些许舒爽。因为地理纬度较高,要等到晚上八点,太阳才完全隐匿不见;再等到晚上九点,天地间才渐渐泛起烟青色,继而用淡墨一层层渲染、加深,直至浓烈。似乎有那么一阵子,天黑的什么都看不到,又似乎是转瞬间,月亮突然显出光芒,星星忽隐忽现,夏夜终于来了。北方夏夜,气温回落,清凉宜人,又鲜少蚊虫烦扰,最是忙碌了一整天的大人们乘凉避暑的好时机,也是憋闷了一整天的毛孩子们追逐打闹和数星星的好时机。小学自然课本写道,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是观察星座的绝佳位置。可惜当时的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只傻乎乎认得“W”形状的仙后星座和“勺子”形状的北斗七星,至多再顺着“勺柄”的方向找到北极星,结构稍微复杂些的星座全部视而不见。直到离家千里,我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夜夜仰头寻找,竟然连20颗星星都数不齐全,才晓得抬头即见满天星斗有多么奢侈和幸福。念大一时,我头回赶上了南方夏天。那日午后天气异常闷热,教室门窗大开,却没有一丝风吹进来,头顶老式电风扇吱呀作响,我正在老师念念叨叨中昏昏欲睡。突然,一阵尖利刺耳的声音响起,我吓得一激灵,顿时困意全消。抬眼看看四围,只见同学们该看书看书、打瞌睡打瞌睡、该该窃窃私语窃窃私语,个个镇定自若、神色如常。我用胳膊肘捣了捣同桌:“你听到吗?刚有人在用电锯锯木头,好吵!”同桌摇了摇头,说啥也没听到。等那刺耳声音再次响起来的时候,我赶紧示意同桌仔细听。同桌屏气凝神听了许久,然后表情复杂地看着我说:大姐,那是蝉在叫!我作为南方新人一枚,初来乍到,既不知道如何拆盘香,也从未用过凉草席,连蚊帐这劳什子都是初次见面,更不知夏天还要每天洗澡。想我广袤无垠大西北,入了夜要裹着毛巾被睡觉,偶尔被蚊子叮个包便大惊小怪,汗滴没来得及钻出毛孔就被蒸发殆尽。所以我没见过知了、没听过知了叫,也不算是太丢脸的事。南方人称夏天为“苦”夏,以“苦”字描摹夏天的气质神态,简直是神来之笔。对于南方气压低、湿度大、温度高的天气之苦,对于胸闷气憋、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的躯体之苦,我感受深切。我曾觉得,北方冷得暴躁,南方冷得阴柔,就和四川与湖南的辣椒一样个性迥异。不光“冷”如此,“热”更是如此。北方热起来,气温陡升,骄阳似火,人行走其间,犹如炭火上的干烙饼,片刻“馕饼出炉”,颜色焦黄,内外皆干。南方热起来,温度和湿度齐头并进、不分高下,人离了空调房便如直截了当送入“笼屉”,片刻“汤包出笼”,热气腾腾、水分充盈。
前些天,内蒙老家气温飙升至40摄氏度。生性怕冷的老娘老杜居然衣着清凉,手摇着蒲扇还直喊热。我替她抱怨两句天气恶劣,老娘反倒宽慰我:“三伏不热秋不收,夏天热,庄稼长势才好。”
我细细思量思想,不由得佩服老人的智慧。四季皆如春天固然十分宜人,但久了也略显平淡直白。四季遵循其原本样貌,该热则热,该冷则冷,是万物赖以生存的规律,也是大自然的馈赠。再说没有独特乃至严苛的环境,何以造就辽阔北地甜到齁的沙瓤西瓜和北方姑娘热辣直爽的性格,又何以造就江南水乡一点甜一点苦的莲子和撑着油纸伞的曼妙身影。
热得各有滋味,美得各有千秋。(HJ)
爱你们!?(?3?)?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liaoa.com/cxzz/8242.html